2016年3月10日上午,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龔刃韌先生做客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為師生講授“《禁止酷刑公約》在中國的實施狀況”。中國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孫萌副教授、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參加了此次講座。
龔教授首先介紹了廢除酷刑的歷史,并指出這一問題無論是在國際上還是在國內的酷刑研究中均未得到足夠的重視,這也是他研究并澄清這一問題的重要原因。龔教授借此向大家傳授了進行學術研究選題的方法與技巧,即,選擇一些他人尚未涉足的領域、運用歷史或比較的方法進行研究。
接著,龔教授重點講述了中國在禁止酷刑方面與公約的差距:第一,中國立法上缺乏對“酷刑”的完整定義,目前僅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中有關于酷刑的規(guī)定,但是與公約第1條相差甚遠;第二,司法實踐中普遍存在“有罪不罰”和“重罪輕罰”的問題,對酷刑犯罪的重視不足,往往以行政處分代替刑事處罰;第三,關于建立獨立公正的調查程序問題以及受害者申訴權的保障問題,目前尚未得到妥善解決,現(xiàn)實中因此而激發(fā)的矛盾仍然很突出;第四,關于酷刑受害者的救濟問題,司法實踐中確立的賠償標準很低,未達到公約規(guī)定的充分賠償或補償?shù)囊蟆Mㄟ^以上幾個方面的討論,龔教授指出,如聯(lián)合國反酷刑特別報告員諾瓦克所言,“在中國,消除酷刑的最大障礙是制度上的缺陷和缺乏獨立的司法”,禁止酷刑任重而道遠。
在最后的互動環(huán)節(jié),龔教授跟大家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涉及的問題包括人權公約在中國的適用、法治的內涵(“rule of law”與“rule by law”的區(qū)別)、中國政府對禁止酷刑委員會所作的結論性意見的態(tài)度等。龔教授的獨到見解使大家受益匪淺。
講座的最后,孫萌副教授代表大家向龔教授的到來表示由衷的感謝,并歡迎龔教授再次光臨為大家授課。
(原標題:北京大學龔刃韌教授為我院師生講授《禁止酷刑公約》在中國的實施 撰稿人:2015級碩士馬金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