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人妻无码aⅴ毛片花絮,久久国产精品成人影院,九九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喊人人爽,妓院一钑片免看黄大片

中國人權領域唯一專業(yè)網站
首頁>出版物>《人權》雜志

加強南南國家司法合作推動全球人權事業(yè)發(fā)展

來源:《人權》2018年第1期作者:李曉
字號:默認超大| 打印|
  內容提要:司法合作是南南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應當在南南合作進程中,共同推動構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司法新體系。中國司法機關在深化司法改革、提升司法透明度、完善人權司法保障機制措施及加強智慧法院建設等方面取得了新進展,積累了豐富的司法經驗。在當今國際形勢出現(xiàn)重大變化的背景下,南南國家應當加強司法交流和合作,尤其是司法人權保障領域的交流合作,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共同為促進世界法治文明的發(fā)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南南國家 司法合作與交流 司法改革 司法公開

  2017年1月1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瑞士日內瓦聯(lián)合國總部做了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演講。他提出,為了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諸多問題和挑戰(zhàn),國際社會應當攜起手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伙伴關系、安全格局、經濟發(fā)展、文明交流、生態(tài)建設這五個領域共同努力,應對人類共同面對的各項問題。習主席提出了中國方案,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xiàn)共贏共享”。中國和南南國家都是發(fā)展中國家,在發(fā)展的過程中,面臨同樣的問題和挑戰(zhàn),南南合作是發(fā)展中國家聯(lián)合自強、應對挑戰(zhàn)的偉大事業(yè)。南南合作在發(fā)展新型的經濟合作關系,分享中國發(fā)展機遇、實現(xiàn)共同繁榮的同時,也應當加強司法合作,共同推動構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司法新體系,推動司法人權事業(yè)向前邁進。

  一、中國的司法改革與人權保障

  (一)改革訴訟制度,強化人權司法保障機制

  1.加快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

  近幾年來,我國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取得重大進展,通過積極運用現(xiàn)代科技,建立統(tǒng)一證據標準、規(guī)則指引等,努力在更高的層面實現(xiàn)懲治犯罪與保障人權的有機統(tǒng)一。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2016年6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中央深改領導小組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意見》,標志著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全面啟動。2016年7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出臺《關于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該意見為切實保障人權作出許多新的制度設計,是落實依法治國,保證司法公正的重要舉措。意見貫徹罪刑法定、疑罪從無、證據裁判、非法證據排除等法律原則,明確審判程序在刑事訴訟中的中心地位,大力推進庭審實質化,完善對偵查、起訴活動的監(jiān)督制約機制,從源頭上防范刑訊逼供、非法取證等違法行為,確保偵查、起訴、審判的案件事實經得起法律檢驗。推行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以來,偵查人員、鑒定人、證人出庭作證率明顯提升,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進一步落實。近年來還進一步完善值班律師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等,依法維護被告人的辯護權等合法權益。

  近年來,各地人民法院借助新一輪科技革命,將大數(shù)據科技創(chuàng)新和司法改革結合起來,破解阻礙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難題,逐步建立統(tǒng)一的證據標準指引,構建跨部門大數(shù)據辦案平臺,依法、全面、規(guī)范收集和審查證據,統(tǒng)一司法尺度,保障司法公正,做到不枉不縱,使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有罪的人受到公正懲罰,既防止人權保障不力,同時也加強依法懲治犯罪力度,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

  2.嚴格排除非法證據,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錯案工作機制

  2014年1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的講話中指出,要懂得“100-1=0”的道理,一個錯案的負面影響足以摧毀九十九個公正裁判積累起來的良好形象。司法案件中萬分之一的失誤,對當事人就是百分百的傷害。2017年4月18日,中央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34次會議通過《關于辦理刑事案件嚴格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隨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聯(lián)合公布該規(guī)定。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對于保障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加強人權司法保障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該規(guī)定指出,要加強對刑訊逼供和非法取證的源頭預防,明確刑事訴訟各個環(huán)節(jié)排除非法證據的標準和程序。通過合法證據認定案件事實,通過公正程序依法懲罰犯罪,讓被告人切身體會到司法的公正性和嚴肅性,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司法程序帶來的安全感和公正感。上海各級法院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共受理非法證據排除申請24件,啟動證據收集合法性調查程序15件,排除非法證據4件。上海市、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制定常見犯罪證據標準指引,將數(shù)據化、模型化的統(tǒng)一證據標準嵌入刑事審判智能輔助辦案系統(tǒng),把機器智能審查證據與法官的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嚴把案件事實關、證據關、程序關,有效防止刑事案件“起點錯、跟著錯、錯到底”。

  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法院依法糾正呼格吉勒圖案、聶樹斌案、陳滿案等重大冤錯案件39件78人,增強了全社會對司法公正的信心。最高人民法院就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錯案工作機制出臺指導意見,要求對于定罪證據不足的案件,依法宣告被告人無罪,不得降格或者變通作出“留有余地”的判決。2013年至2017年,人民法院對2943名公訴案件被告人和1931名自訴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無罪,確保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這些冤假錯案的糾正,彰顯了司法對公平正義的不懈追求,體現(xiàn)了對人權司法保障的高度重視和對證據裁判、疑罪從無等法律原則的堅定實踐。

  3.改革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和刑事速裁程序

  刑事速裁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在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后,先后在18個地區(qū)開展試點。推進簡案快審、難案精審、寬嚴得當。對認罪認罰的被告人特別是輕罪、初犯、偶犯被告人,依法從寬、從簡、從快處理。截至2017年9月,251個試點法院審結認罪認罰案件6.9萬件,涉及7.8萬人,占同期全部刑事案件的42.7%。其中,適用速裁程序審結的占69.7%,非監(jiān)禁刑適用率達41.4%。這些措施有效減少了對被告人的審前羈押,使其獲得快速審判的權利。試點法院堅持從快不降低標準、從簡不減損權利,完善證據制度,健全訴訟權利告知程序,建立值班律師制度,促進公正和效率雙提升。

  4.完善法庭規(guī)則,強化人權司法保障

  2015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和公安部印發(fā)通知,規(guī)定人民法院開庭時,刑事被告人或上訴人不再穿著看守所的識別服出庭受審,正在服刑的罪犯不再穿著監(jiān)獄的囚服出庭受審,人民法院提解在押的被告人或者上訴人時,看守所應當將穿著正裝或者便裝的被告人或上訴人移交人民法院。2016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再次修訂法庭規(guī)則,進一步強化人權司法保障,促進法庭更加開放、便民、文明,彰顯現(xiàn)代司法文明和公平正義。

  二、中國的司法公開和信息化建設

  (一)全面深化司法公開,提升司法透明度

  在司法改革中,我國依托信息化手段,開通審判流程、庭審活動、裁判文書、執(zhí)行信息四大公開平臺,基本建成開放、動態(tài)、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截至2017年10月16日,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累計公開案件信息項83.3萬項,訪問量達253萬次;2013年7月,中國裁判文書網上線,至2017年8月23日,總訪問量超過100億次,用戶覆蓋21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成為全球最大的裁判文書資源庫。截至2017年9月30日,中國執(zhí)行信息公開網累計公布失信被執(zhí)行人信息861萬人次,被執(zhí)行人信息4,509萬條。四大公開平臺在滿足當事人知情權、自覺接受監(jiān)督的同時,有效提升了司法公信力。

  (二)法院的信息化建設,司法改革進入新時代

  1.運用司法大數(shù)據,為改革決策提供科技支撐

  建成覆蓋全國四級法院的司法大數(shù)據管理和服務平臺、執(zhí)行流程信息管理系統(tǒng)、人事信息管理系統(tǒng)等,集中匯集全國法院審判、執(zhí)行、人事數(shù)據信息,全面反映全國法院的審判態(tài)勢、案件質效和改革進展。全國3,525個法院和10,759個人民法庭全部接入專網,實現(xiàn)“一張網”辦公辦案,全程留痕,全程接受監(jiān)督。全面深化司法公開,讓人民群眾以看得見的方式感受到公平正義,有效提升司法公信力。

  人民法院告別人工統(tǒng)計時代,實現(xiàn)各類信息實時統(tǒng)計、實時更新、互聯(lián)互通。北京、上海、江蘇等地法院充分運用司法大數(shù)據,建立案件權重系數(shù)和評價指標體系,合理確定法官工作量,科學進行員額分配、案件分流和業(yè)績考核等,促進了改革的精準化、精細化。

  2.運用司法人工智能,推動改革創(chuàng)新

  依托大數(shù)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建設各類智能化平臺,提升辦案質效。以“法信”平臺為代表的一批智能輔助辦案系統(tǒng)成功上線并推廣應用,為法官提供類案推送、文書糾錯、數(shù)據分析等智能服務,幫助法官提升業(yè)務能力。江蘇省蘇州中院等法院深度應用語音識別技術,庭審筆錄的完整度接近100%,庭審時間平均縮短20%-30%。

  3.運用信息化平臺,提升司法便民水平

  完善訴訟服務機制,建設綜合性訴訟服務平臺。全國86%的法院已建立了信息化程度較高的訴訟服務大廳,2,200余個法院開通訴訟服務網,1,734個法院開通12368訴訟服務熱線,實現(xiàn)網上立案、網上繳費、網上質證、網上庭審、網上送達等功能。推廣道路交通糾紛一體化處理、一鍵式理賠等做法,建立完善矛盾糾紛在線化解平臺,案件處理更加高效便捷。安徽、江蘇、廣東等地法院使用新一代智能導訴機器人,福建法院自主開發(fā)ITC訴訟服務自助終端等,切實做到“讓數(shù)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4.設立杭州互聯(lián)網法院

  為落實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六次會議精神,2017年8月18日,在浙江省杭州市設立了集中管轄涉互聯(lián)網糾紛的基層法院——杭州互聯(lián)網法院。該法院負責審理杭州市涉互聯(lián)網一審案件,探索破解傳統(tǒng)訴訟規(guī)則不適應互聯(lián)網案件特點的難題,依法服務保障互聯(lián)網發(fā)展,更好地維護國家網絡空間主權。杭州互聯(lián)網法院設立后,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實行線上證據在線提取、線上糾紛快速審理,積極探索涉互聯(lián)網案件新型審理模式。

  三、加強南南司法合作,推動世界人權事業(yè)

  加強南南合作不僅對各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具有積極作用,也將對各國司法文明產生深遠影響。加強司法交流合作,有利于增進各國間的互信,共同為維護和平穩(wěn)定,促進各國經濟發(fā)展以及推動法治文明進步,造福各國人民、推動世界人權事業(yè)。

  (一)以改革促發(fā)展,分享經驗合作共贏

  當代社會,全球化、信息化和科學技術不斷深入發(fā)展,國際形勢和各國社會經濟形勢也不斷發(fā)生變化。發(fā)展中國家都面臨許多新形勢下的問題和任務,司法體系也與時俱進、同步發(fā)展,解決這樣那樣的問題需要各國合作與交流互鑒。這對維護南南國家公民、社會和國家整體利益都具有重要意義。南南各國應當分享尋求達成共識的經驗,推動新技術和新型國際關系的新發(fā)展。各國司法機關應當加強司法各領域,尤其是司法人權保障領域的交流合作,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共同為促進世界法治文明的發(fā)展做出貢獻。

  (二)以合作為目標,多國聯(lián)動共同發(fā)展

  當前國際形勢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化,國與國之間的相互依存日益緊密。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南南國家應當勇于直面各種國際問題,處理好國家之間的關系。在司法領域,就是要處理好國際判決的承認與執(zhí)行、國際司法協(xié)作、打擊恐怖主義犯罪、打擊網絡犯罪等重大問題。各國之間應當尋求在法治基礎上開展更廣泛的國際合作,解決區(qū)域性和全球性問題,尤其是打擊恐怖主義和保障人權。

  近年來,各級法院全面開展國際司法交流與協(xié)作,傳播中國法治、中國司法人權保障的好故事、好聲音,發(fā)揮司法在對外交往中的積極作用。截至2017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已與1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最高司法機關及18個國際組織、區(qū)域性組織建立了友好交往關系,與36個國家最高司法機關和2個國際組織簽署了合作協(xié)議。這些措施有助于加強與聯(lián)合國國際法院、各國最高法院及世界貿易組織、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世界銀行等重要國際組織的交流與合作。

  近年來,人民法院還積極開展國際司法協(xié)助,進一步提高了審查辦理國際司法協(xié)助案件的專業(yè)化水平。比如,積極參與有關國際司法協(xié)助的國際公約條約談判和規(guī)則制定,健全國際司法協(xié)助規(guī)范體系,完善“中國標準”;嚴格妥善處理各類涉外案件,2013年至2017年,各級法院審結涉外民商事案件7.5萬件,辦理國際司法協(xié)助案件1.5萬件。

  在經濟全球化、區(qū)域一體化的新形勢下,人民法院通過舉辦中國東盟大法官(南寧)論壇、中國中東歐國家最高法院院長(蘇州)會議、絲綢之路(敦煌)司法合作論壇、中國與葡萄牙語國家最高法院院長(廣州)會議等大型國際司法會議,積極向國際社會展示我法治建設成就、人權司法保障成就,進一步擴大了我國司法的影響力,提升了話語權,為提高全球司法效率、司法公正及和平穩(wěn)定作出了積極貢獻,為推動全球治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智慧。

  Abstract: Judicial cooperation is one of the significant components of South-South cooperation.Furthermore,in the process of South-South cooperation,the establishment of a fair,rational,and transparent new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justice must be jointly promoted.In fact,the Chinese judicial authorities have made new progress in deepening judicial reforms,enhancing judicial transparency,improving human rights judicial protection mechanisms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ourts,and have accumulated rich judicial experience.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many changes and great upheavals are taking place in the international world,South and South countries should strengthen judici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judicial protection for human rights.Southern countries shall learn from each other,and jointly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legally civilized world.

  (責任編輯 劉更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