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歐人權研討會”20日在意大利首都羅馬舉行。本次會議聚焦“現代化與人權文明多樣性”,來自中國、意大利、希臘、英國、美國、德國、荷蘭、西班牙、瑞士、奧地利、保加利亞、捷克、挪威、波蘭、葡萄牙、塞爾維亞等國的人權領域專家學者、政府官員、議會議員、政黨與社會組織代表等130余人以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研討交流。
瑞士共產黨總書記馬西米利亞諾·阿伊代表第二分議題發(fā)言。以下內容通過速記稿整理:
第二小組進行了關于社會平等,促進相互交流,促進人民之間進行交流等問題的討論,以及要把新一代人權超越文化的鴻溝,超越一些文化上的優(yōu)越性或者優(yōu)越感,以便于更好地促進人權發(fā)展。交流不僅僅是政府間的,也是像我們今天這樣在非正式的、非常友好的氣氛中所開展的,這是非常重要的。
同時還有現代化,我們涉及到跨學科的問題,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tài),以及人際關系等等方面。關于現代化,一位演講人提出,在2017年的時候,20個國家實現了發(fā)展的指數,現在中國也進入了其中,有人把中國的發(fā)展稱為是奇跡,尤其是帶領人們走出貧困,實現脫貧,在我看來這不是一個奇跡,而是一個艱苦卓絕努力之后的成果,是一個國家的人民共同努力的成果。這是整個中華民族共同的以科學的、社會主義的發(fā)展觀點來實現的。我們的討論還提到了和平,把和平作為促進世界和諧的基礎性因素。
我們還討論了一些具體的問題,其中包括婦女解放的運動、婦女解放的發(fā)展,在現代化的背景之下保障婦女權益的問題,這里面也談到的中國的案例,還有女性參與社會各個方面的中國的范例,尤其是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礎的婦女的作用,然后就是保證一些關系,比如反對家庭暴力,還有健康權、就業(yè)權,以及其他的對于人的基本壽命的提升。我們還提到了女性參政議政的問題,還有跟青年人有關的,希望他們能夠成為現代化發(fā)展的一支生力軍。
就像我在開始的時候所說的,我們強調這些伙伴合作關系,以及對于和平的促進。我們非常近距離地觀察了這些年輕人,包括中國青年他們在國際舞臺上顯得越來越自信,同時他們對自己自身的價值有著更大的自查性和自治性。我們還談到了環(huán)境、地球以及我們共同的財富、共同的資源。
還涉及到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數字化,我們強調了如何保持一種覺悟來積極正向地使用這些技術,包括對于人工就業(yè)位置的取代和沖擊,有些東西需要我們通過法律法規(guī)來進行規(guī)范。
關于數字化背景下的人權問題,我們這里談到了人權4.0或者是第四代的人權問題,談到了數字性的參與,同時我們希望能夠數字資源的可行性能夠做的更普遍,避免數字鴻溝的出現。我們還有一些人權是關于人工智能方面的、關于人和機器之間的關系,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我們還討論交流了如何創(chuàng)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通過放棄武力來創(chuàng)造和平,還有許多文化協(xié)會、 各種不同的社團,可以通過非正式的外交關系或者民間外交來促成有關問題,以便于尊重相互獨立,理解相互的差異,創(chuàng)造共同的未來。

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39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