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人權?
人類自誕生伊始就面臨人際關系的問題。人們應該相互尊重還是相互敵對呢?世界性的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都試圖以各自的方式解決這一問題,但盡管如此,人與人之間、人類社會之間的敵意、沖突和對抗仍然是人類社會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在當今世界中,尊重人權仍然是人類面臨的最重要問題之一。關于“人權”這一關鍵術語有許多不同的定義。例如,根據https://www.unicef.org/child-rights-convention/what-are-human-rights/(2021年11月21日檢索)的定義:“人權是旨在承認和保護所有人尊嚴的標準。人權規(guī)定了個人在社會中與他人的相處方式,他們與國家之間的關系以及國家對他們所承擔的義務。”
此外,我們必須提及《世界人權宣言》(UDHR),這是人權歷史上的一份重要里程碑文件。該宣言由來自世界各地具有不同法律和文化背景的代表起草,并于1948年12月10日在巴黎由聯(lián)合國大會宣布(大會第217/A號決議),該宣言成為所有人民和所有國家、地區(qū)遵守承諾的共同標準。
需要指出這份重要的文件中人權的確定和宣告方式,參見如下條文:
“第一條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他們擁有理性和良知,并應以兄弟情誼之精神相對待。
第二條 人人有權享有本宣言所述的一切權利和自由,不分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見解、國籍或社會出身、財產、出生或其他地位的差異。此外,不得因個人所屬國家或地區(qū)的政治、司法或國際地位,無論該領土是獨立領土、托管領土、非自治領土或者處于其他任何主權受限制的情況之下,而對其進行任何區(qū)別對待。
第三條 人人都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的權利。”
依此類推……
在21世紀的今天,一方面存在著現代毀滅手段,但另一方面,技術的發(fā)展使得全球所有人都有機會過上有尊嚴的生活。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中,我們將發(fā)展權問題在內的人權問題擺在了國際社會和各國議程的最突出位置。
二、大規(guī)模貧困是對人權和發(fā)展權的嚴重侵犯
對人權和發(fā)展權的一個非常大、甚至可能是最大的侵犯,就是大規(guī)模貧困。貧困是個體或社會群體經濟狀況的特征,他們無法滿足維持生活、保持工作能力和生育所需的最低需求。
貧困通常分為兩個主要標準:絕對貧困和相對貧困。一是絕對貧困:絕對貧困是指個人的收入不足以滿足長期過上正常生活所需的基本需求;二是相對貧困:相對貧困是指個人無法賺取足夠的收入,使他們無法在所居住的社會中維持最低生活水平。
無論出于何種原因,貧困對人們的生活造成了毀滅性的后果,比如:早逝;殘疾;疾?。磺楦泻驼J知障礙;社會衰退,如家庭紐帶的破裂;社會孤立;社會問題,如犯罪、極端主義、虐待等;社會動蕩、緊張、沖突等;其他。在大多數情況下,大規(guī)模貧困的主要原因具有社會根源。
三、新自由主義是當代大規(guī)模貧困的主要原因
特別是在全球層面,所謂的新自由主義發(fā)展模式顯示出,新自由主義的運作方式會造成“雙極社會”——一極是超級富人,另一極是處于大規(guī)模貧困之中的人群。
新自由主義通常與一系列經濟自由化政策相關聯(lián),包括私有化、去監(jiān)管、全球化、自由貿易、緊縮政策以及減少政府支出,旨在增加私營部門在經濟和社會中的作用。新自由主義經濟模型的主要動力在于追求個人和群體利益的利潤最大化。
新自由主義構建了后現代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基礎。一些哲學家,如于爾根·哈貝馬斯、丹尼爾·貝爾和西格蒙德·包曼,將后現代主義解釋為新保守主義政策和新自由主義思想的結果,其特點包括審美折衷主義、對消費品的過度或非理性偏愛以及所謂的后工業(yè)化超級消費社會的獨特特征。
在后現代主義哲學和整個后現代主義文化中,主要的論點是拒絕傳統(tǒng)價值觀,包括世界宗教所強調的人本主義的核心理念,同時也拒絕現代主義的一些思想,如理性主義、民族國家的觀念以及一些偉大的思想家,像卡爾·馬克思、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思想,包括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還有他的量子理論的一些相關論證。
后現代主義質疑這些理念和思想是否真正存在。后現代主義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包含了一系列有時相互矛盾的概念。坦白地說,后現代主義中包括了解構的機制,導致了人類社群和社會的解體。
簡而言之,新自由主義在其內容上表現為將個體和群體的自私推向了極端,使其與社區(qū)和整個社會長期利益和發(fā)展前景相對立。自稱與新自由主義相關的學者包括經濟學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彌爾頓·弗里德曼和詹姆斯·M·布坎南,以及政治家和政策制定者,如瑪格麗特·撒切爾(被稱為“撒切爾主義”)和羅納德·里根(“里根經濟學”)等。
美國的新自由主義資本主義模式已經成為“美國全球主義”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平臺,即長期實施美國式全球化。后者代表了在國際發(fā)展的關鍵領域中嘗試創(chuàng)建“單一模式”世界。因此,新自由主義以“美國全球主義”的形式在“后冷戰(zhàn)”時期表現為世界經濟和國際事務中的政策,是“后冷戰(zhàn)”時期的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主導趨勢。
總的來說,這一趨勢的目標是“削弱國家”,創(chuàng)建所謂的“無國界民主”的全球體系。世界上任何敢于反對美國的國家都可能被指責違反“民主”和“人權”,并相應地受到“懲罰”。
由于新自由主義和美國全球主義的影響,今天我們目睹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不平等現象。“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擁有全球46%的財富”。新自由主義全球體系因其內部矛盾而陷入了危機?,F在,由于新自由主義資本主義的系統(tǒng)結構危機導致全球范圍內社會經濟、政治和社會文化狀況惡化,國際社會正面臨這一嚴峻問題。
因此,必須強調,只有通過克服新自由主義類型的運作,只有遵循社會公正、社會平等和社會團結的原則,才有可能戰(zhàn)勝貧困,真正尊重發(fā)展權和保障人類過上體面生活的人權。
([保]納科·斯特凡諾夫,保加利亞國家和平委員會主席,哲學博士、歷史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