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人妻无码aⅴ毛片花絮,久久国产精品成人影院,九九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喊人人爽,妓院一钑片免看黄大片

中國人權領域唯一專業(yè)網站

劉飛 | 國家賠償法:人權保障與公權制約的法治化

2024-05-13 09:33:26來源:人民法院報作者:劉飛
字號:默認超大| 打印|

編者按:1994年5月12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審議并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以下簡稱國家賠償法),該法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國家賠償法是落實憲法尊重和保障人權原則的重要法律,是我國民主法治建設的重要里程碑。國家賠償法的實施,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促進國家機關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緩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wěn)定,加強產權平等保護等方面,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為紀念這部法律頒布三十周年,我們特別邀請了馬懷德、劉飛、薛剛凌、張紅、杜儀方等五名專家學者,圍繞紀念國家賠償法頒布三十周年這一主題分別撰寫文章,以示紀念。

國家賠償法:人權保障與公權制約的法治化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劉 飛

制定國家賠償法、建立國家賠償制度,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新中國成立后,一些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曾零星地規(guī)定了國家賠償的內容。例如1953年中共中央《關于處理各級人民法院過去時期所發(fā)生的錯捕、錯判、錯殺問題的指示》、1956年司法部《關于冤獄補助費開支問題的答復》等。1982年憲法修改重申了“五四憲法”規(guī)定的國家賠償原則并有所發(fā)展。隨后,1986年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一條規(guī)定了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侵權行為的賠償責任,1989年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七、六十八、六十九條規(guī)定了國家行政機關的賠償責任。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海關法、民用航空器適航管理條例等單行法律法規(guī)也從不同角度和層次對國家賠償責任作出規(guī)定。1994年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國家賠償法在吸收行政訴訟法關于國家行政機關侵權賠償的基礎上,專門規(guī)范了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職務侵權責任承擔問題。至此,我國國家賠償制度正式得以建立。國家賠償制度的構建與完善,既是憲法的實施,又是人權保障和公權力行使規(guī)范的制度化,與國家治理現代化息息相關。

國家賠償法的頒布實施,是憲法莊嚴承諾的兌現?,F行憲法第四十一條明確規(guī)定:“由于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而受到損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規(guī)定取得賠償的權利。”在此之前,1954年憲法第九十七條規(guī)定:“由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而受到損失的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相比較來看,現行憲法增設了國家機關對其侵權行為應負賠償責任之規(guī)定,同時增加了“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字樣,即要求有專門法律作為規(guī)范依據。國家賠償法的頒布實施,為公民獲得國家侵權救濟提供具體法律依據,使公民取得賠償的基本權利有了具體實現路徑。該法集中體現了我國國家賠償制度保障公民基本人權和尊重法治的憲法精神。值得注意的是,1982年憲法施行后歷經五次修改,對公民基本權利有所擴展。這為國家賠償法的制定、修改和健全,提供了根本大法的依據。

國家賠償制度的構建,是保障人權、規(guī)范公權力行使的制度保障。國家賠償法第一條開宗明義指出:“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享有依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促進國家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可見,國家賠償具有權利救濟和規(guī)范職權行使雙重職能。一方面,國家賠償通過依法保障被侵權人獲得賠償,恢復或彌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受到侵害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國家賠償法通過明確侵權范圍和責任范圍,規(guī)定追償追責制度,形成制約和監(jiān)督公權力運行的倒逼機制,促進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規(guī)范行使國家權力。從呼格吉勒圖案、聶樹斌案到吳春紅案、瀘州科技公司案,國家賠償范圍覆蓋公民生命權、人身自由權和財產權的保障。而這些案件更如警鐘,要求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應秉持對人權的尊重和保障,依法審慎行使職權,避免悲劇重演。

發(fā)展完善國家賠償制度,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F代化的核心在于人的解放、人權的實現和人民的福祉。國家治理現代化首先要求摒棄“國王不能為非”理念,國家賠償法的制定在立法上確認了國家責任的承擔。為適應我國社會經濟和民主政治的不斷發(fā)展,國家賠償法在2010年和2012年兩度修改,在歸責原則、具體程序、賠償范圍、舉證責任等諸多方面進行了修改完善,推動了國家賠償制度的發(fā)展。制度的生命在于實施,國家賠償案件的審理和公布,發(fā)展了國家賠償相關規(guī)則,使保障人權、制約公權的法治思想深入人心。從這個意義上說,國家賠償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現代國家治理體系的必要構成,是衡量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指標,更是助力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手段。

一個現代化法治國家并非秋毫不犯,而是國家權力可責,是“無救濟無權利”“有損害有賠償”。世界范圍內,國家賠償責任制度經歷了全面否定、相對肯定和全面肯定三個階段。我國國家賠償法頒布三十年的實踐證明,敢于承認錯誤、承擔責任的國家機關,方能建立公信力;實事求是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唯有依托于法治框架,才能真正發(fā)揚延續(xù)。未來,國家賠償作為國家對公民基本人權承擔保障義務的制度手段,還需進一步擴大賠償范圍、提高賠償標準、改革審判形式、增加監(jiān)察賠償,為人權保障與公權制約提供更為全面可靠的制度保障。

返回頂部